严格安全准入,新引进本质安全度高的企业2家;与承租企业签订出租厂房安全生产协议书,制定公示“厂中厂”安全管理一张图;规范安装“一键响铃”装置,每栋厂房实现报联动……在江苏淮安市淮阴区,曾被视为低效用地区域的宁淮电子产业园迎来了一场华丽蝶变。
“整个13.1万平方米空间汇聚了12家企业,今年以来制造业总产值超过9亿元、销售额超过20亿元,较前一年增长了20%。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打造高端产业园。”宁淮电子产业园负责人范旭鹏说。
产业园的蝶变提升,是江苏全链条推进“厂中厂”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以下简称“厂中厂”专项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江苏聚焦突出问题、聚焦现场管理、聚焦责任落实,坚持“防得住、控得了、逃得出”的整治目标,持续推进“厂中厂”专项治理,全省“厂中厂”安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厂中厂”底数不清、业态复杂、风险突出,这是“厂中厂”专项治理前,江苏各地面临的共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今年2月以来,江苏以省安委会名义部署开展“厂中厂”专项治理,明确摸清“厂中厂”底数、规范出租方行为、加强承租企业管理、突出重大风险管控4项16条重点整治内容。
组织人员力量逐厂房走访排查,借力经济大数据进行筛查,结合各类执法检查上门核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全省“厂中厂”企业底数逐渐浮出水面。
“全省共有‘厂中厂’出租方3.4万家、承租企业11.2万家,其中单幢分割分层出租厂房1.7万处、承租企业5.7万家。当然这个数字也是动态变化的。”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童培新介绍,该省坚持边摸底、边排查、边治理,明确出租方“五个一”、承租方“五不得”、风险管控“五严禁”、应急逃生“五必会”等“厂中厂”安全管理的底线要求。
“厂中厂”专项治理以来,全省各地立足实际、攻坚突破,累计拆除占用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的违章搭建3417处,清退不具备安全条件的承租企业2765家,安装“一键响铃”报设施12万余套,整治了一批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

针对苏南片区“厂中厂”分布集中的情况,江苏建立了“12+9+N”治理体系,即省级层面组织对江阴市、常州新北区、苏州吴江区等12个重点县(市、区)开展服务指导和专项检查;南京江宁区、南通海门区、扬州江都区等9个县(市、区)由所在设区市作为重点对象组织检查指导;其他地区选出N个重点乡镇,由县(市、区)推动重点治理。
“通过‘12+9+N’分级治理,基本覆盖了全省80%以上的‘厂中厂’企业。”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基础处处长张权介绍说,该省还突出重点企业,将单幢厂房分割、分层、分生产线租赁,特别是涉及可燃性粉尘、高温熔融金属以及纺织、服装、塑料、泡沫等易燃物比较多的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实施分类分级差异化监管。
在整治存量问题的同时,如何严控增量?“厂中厂”专项治理中,江苏省安委办、应急管理厅反复要求各地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强化对基层和企业的宣传培训、服务指导。
“特别是出租方,要让他们了解‘厂中厂’的安全风险和自己的安全责任,在承租企业入驻前就加强把控。问题企业一旦进来,再想清理出去,难度就大很多。”在10月中旬召开的江苏省“厂中厂”专项治理现场推进会上,童培新这样提醒参会的工贸安全监管执法人员。
在常州市新北区,出租厂房“先评后租”工作2022年8月即开始实施,至今已累计评估“厂中厂”企业932家,其中,评估达标607家,达标率65.1%。
“由镇街组织力量现场评估,企业有异议的审核项,区级行业部门复审确认,从源头上把牢厂房出租安全关,杜绝‘带病出租’。”新北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徐俊表示。
“新增告知”“负面清单”“分级管控”,围绕强化源头管控,江苏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比如,江阴市开发应用出租方线上报备承租户小程序,推动“厂中厂”安全监管关口前移,采取“房东主动报备→镇街部门联审→市级指导督查”形式,压实出租方主体责任,落实“联合会诊”机制。南通市通州区“厂中厂”不予准入(清退)清单共11条内容,明确了“厂中厂”出租方的禁止行为、严禁承租企业类别,提高和细化了厂房出租的安全标准。
按下一处响铃报,厂区所有报装置同时铃声大作;在独立的车辆停放区,一辆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各楼层消防通道无杂物堆积、畅通无阻……这是记者在扬州市“厂中厂”规范化建设示范点——扬州恒通集团通安科技园看到的场景。
“厂中厂”专项治理中,江苏积极打造示范样板,各地以县、镇甚至村为单位,累计培育“厂中厂”示范点1055个,组织现场观摩707次,着力以标杆带动群体、以一片带动全域,引导企业主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推动“学榜样、树先进”。江阴市明确年内每个镇街都要培育“厂中厂”示范企业。南通通州区选取56个“厂中厂”典型,组织召开21次现场会,以实景展示、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在线访谈等方式推广经验做法。丹阳市对重点园区、典型“厂中厂”企业开展“一对一”上门辅导,对问题企业组织召开现场会。
南京浦口区从供、需两端发力,一方面引导辖区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成立“安全服务联盟”,统一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标准、降低服务收费;另一方面鼓励“厂中厂”出租方牵头各承租企业成立“安全互助联盟”,共同对接安全服务机构,在获取优质服务的同时分摊费用、降低成本。浦口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袁跃东欣喜地告诉记者,从近一年的实践看,当地“厂中厂”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全区“厂中厂”安全协议签订率和较大以上安全风险定期扫码自查率均为100%。(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孙茂强 通讯员/严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