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进入第二阶段,蓝营策略明确,组“打恶罢战队”同时锁定指标战区,白营则喊出“扫除绿卫兵”,全力反罢。相较蓝白战线集结,正规军却对全面迎战与否有所保留,出现战略分歧。大罢免到最后,会否变成分裂的对上团结的蓝白?下半年就会有答案。
截至二月十九日,适用选罢法旧法的民代罢免案共有52件,包括34位、加入团运作的无党籍民代一位、17位;若顺利成案,投票时间将落在八月,但在此之前,民团须在六十天内完成十倍以上的连署,如何保温成最大难题,也要视政党资源如何助攻。

由于九成民代都遭提案罢免,反倒因此集结士气,早早定调“以罢止罢”,要串连民意机构、各地议会及社团,支持公民团体罢免民代,团结反击“恶罢”;民众党虽未明确定调,但早已透过“扫除绿卫兵”誓师大会试水温,早有加入反罢免的态势,颇有蓝白联手反罢意味。
反观内部,意见始终难以收敛。相较于主战派,观望派虽被迫上了罢免列车,但顶多摆出守势,更有人士示,当前社会氛围未及青鸟行动,能否延续热度犹未可知,推估大罢免最终仍会走向“精准罢免”,毕竟挹注资源须有所本,评估哪些选区有望翻转比较实际。
事到如今,大罢免不仅是政党对决,更是团结与分裂的较量,究竟掀起大罢免浪潮的,是否会在无法统一战略下遭到反噬,反陷民代于危险中?还是有望翻转民意机构生态?端看指标战区的罢免成败,以及朝野后续战略拟定,而这也将牵动二○二六选举气势。
台湾地区民意代表大罢免行动截至目前,共有34位民代、17位民代的罢免案已送至台选务会。不过由于第二阶段罢免连署门槛为第一阶段的10倍,而且仅有60天连署时间,专家分析认为,最终能成功进入罢免投票的民代可能仅5到6人,不至于形成所谓的“大罢免”。
根据台湾地区《选罢法》,罢免第一阶段需获得该选区选举人总数1%的提议,而第二阶段则需达到10%连署。但由于资料造册等行政作业时间,实际可执行的连署时间可能仅剩40天,进一步提高了罢免门槛。
据台湾《联合报》消息,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指出,通过第二阶段的难度远高于第一阶段,如果没有主要政党全力介入,罢免行动恐怕难以成功。目前,蓝绿双方虽然表面上支持罢免运动,但实际行动上仍存在观望态度,使民间发起的罢免行动陷入困境。
另据作家”漂浪岛屿“分析,影响罢免因素主要2个,第一是第三势力得票数,若第三势力在2024年选举时分散选票,如今票源集中到单一阵营,可能对罢免形成助力;第二是当选者与落选者票数差距,若两者在5000票差距内,则可能因当前的政治氛围而面临更高罢免风险。
综合这些标准,再加上已提交台选务会的罢免名单,分析指出以下民代在第二阶段罢免连署可能通过的机率较高。
大罢免如火如荼,台岛《美丽岛电子报》最新民调显示,高达56.8%民众认为弊大于利、32.2%利大于弊;针对谁是推动罢免在野阵营的幕后推手,有23.9%指称民间团体、23.1%指为缺德或主席、16.4%民意机构党团总召柯建铭,0.2%为行政部门头子卓荣泰。
台选务会2月3日至19日收到64件罢免案,其中54案为民代罢免案,(部分案件的罢免对象同1人,或经由不予受理程序后重行送件者),1案为市县长罢免案,9案市县议员罢免案,全台逾6成5民代遭到罢免。
进一步分析,泛绿民众逾半认为推动民代大罢免对台湾是利大于弊,其余各群民众则绝大多数明显认为是对台湾弊大于利,尤其台北市与桃竹苗、或20至29岁与50至59岁、或专科学历、或民众党支持者与泛蓝及中立民众等超过6成2持此看法。
针对谁是罢免在野阵营的推手,有23.9%民众指称民间团体、23.1%赖缺德或主席、16.4%民意机构党团总召柯建铭、0.2%行政部门头子卓荣泰,未明确回答的有36.4%。
检视交叉分析,30至39岁、或国中学历、或泛绿民众等群约超过3成2认为是民间团体主要推动对在野阵营民代大罢免,而50至59岁、或专科学历、或民众党支持者与泛蓝民众等群则超过3成2认为是赖缺德统领主要推动对在野阵营民代的大罢免。
此外,不满意赖缺德或卓某施政的民众有4成4认为是赖主要推动对在野阵营立委的大罢免、2成4左右认为是民意机构党团总召柯建铭。
大罢免行动进入第二阶段,蓝营策略明确,组“打恶罢战队”同时锁定指标战区,白营则喊出“扫除绿卫兵”,全力反罢。相较蓝白战线集结,正规军却对全面迎战与否有所保留,出现战略分歧。大罢免到最后,会否变成分裂的对上团结的蓝白?下半年就会有答案。
截至二月十九日,适用选罢法旧法的民代罢免案共有52件,包括34位、加入团运作的无党籍民代一位、17位;若顺利成案,投票时间将落在八月,但在此之前,民团须在六十天内完成十倍以上的连署,如何保温成最大难题,也要视政党资源如何助攻。
由于九成民代都遭提案罢免,反倒因此集结士气,早早定调“以罢止罢”,要串连民意机构、各地议会及社团,支持公民团体罢免民代,团结反击“恶罢”;民众党虽未明确定调,但早已透过“扫除绿卫兵”誓师大会试水温,早有加入反罢免的态势,颇有蓝白联手反罢意味。
反观内部,意见始终难以收敛。相较于主战派,观望派虽被迫上了罢免列车,但顶多摆出守势,更有人士示,当前社会氛围未及青鸟行动,能否延续热度犹未可知,推估大罢免最终仍会走向“精准罢免”,毕竟挹注资源须有所本,评估哪些选区有望翻转比较实际。
事到如今,大罢免不仅是政党对决,更是团结与分裂的较量,究竟掀起大罢免浪潮的,是否会在无法统一战略下遭到反噬,反陷民代于危险中?还是有望翻转民意机构生态?端看指标战区的罢免成败,以及朝野后续战略拟定,而这也将牵动二○二六选举气势。
根据台岛《美丽岛电子报》2月最新民调,其中调查“民众认为主要是谁在推动对在野阵营立委的大罢免”,结果显示23.9%的民众认为是民间团体;23.1%认为是赖缺德/主席; 16.4%为是民意机构党团/总召柯建铭;0.2%行政部门头子卓荣泰;36.4%未明确回答。前民代沈富雄却认为,推动大罢免,赖缺德、卓荣泰跟柯建铭其实是三位一体,因此应该增加一个选项“以上皆是”才是。
沈富雄23日在政论节目《TVBS战情室》中表示,这个民调有一题问到“谁在推动对在野阵营立委的大罢免”,怎是只能回答一个,少了一项“以上皆是”。因为他觉得,其实推动大罢免,赖缺德、卓荣泰跟柯建铭是三位一体,柯建铭讲得很清楚,这种大事他敢自作主张吗?他们一天到晚碰面,交换意见。因此,赖缺德、卓荣泰跟柯建铭本来就是三位一体,所以“谁在推动对在野阵营民代的大罢免”,「以上皆是」才是,怎么可以分开来。
另外,该民调也调查的好感度为43.6%、反感度45.7%,以及对柯建铭的好感度为26.4%、反感度54.0%。民代叶元之觉得,对柯建铭反感很正常,柯建铭当民代都不开会,每次院会要表决,柯建铭从来不出现。那一天表决预算到凌晨,结果柯建铭回家睡觉,根本不来开会,也不质询、也不提案。
叶元之接着表示,柯建铭作为总召,重点应该是朝野协商,把一些争议解决,但他在朝野协商时,都在讲一些废话。然后把大家的时间拖完之后,不了了之,所以不知道他到底要做什么。柯建铭已经把这个会期定调为“罢免会期”,所有事情都要跟罢免连结,可以想像,这个会期一定有政治斗争,目的要导到罢免。作为一个民代来讲,他当然不称职。
依照惯例今(24日)召开立法实务研讨会,预告将力推攸关民生的相关法案。据悉,主席朱立伦在闭门会议时,特别提醒面对大罢免,区域民代要勤走地方,这才是现阶段该做的事情,也不要看到新闻被点名,就焦虑着急的打给他。
朱立伦于立法实务研讨会中指出,最近不断地做各种民调,包含民生议题、超征税收是否发还全民,以及大罢免的民意趋向等等,最近几天就会公布,其中民众最认同的就是还税于民,民众根本不在意政府还债、国营事业亏损,他们只在意这些钱可不可以拿回来,“我们就是要主攻还税于民。”?
朱立伦说,如何打压在野势力,用大罢免来恐吓,举例基隆市长谢国梁罢免案,根本就是恶霸在搞恶罢;朱立伦透露,自己最近勤跑地方行程,就是要顾好蓝营组织基本盘,因为大罢免战最后还是组织结构问题,提醒每个区域民代也要努力跑行程,让基层与站在一起。
朱立伦更强调,自从大罢免战议题延烧以来,每个蓝委的压力都很大,但某些不分区立委却只顾着自己的感受,让外界有机会制造蓝营的负面新闻,因此他要提醒没有选举的不分区立委“不要搞事”,很会抓蓝营问题见缝插针,不分区民代要更注意,别让个人感受被找机会操作,要整体结构、团结一致,决心跟奋战到底,别怕大罢免的威胁。
朱立伦还说,面对大罢免不能畏战,要当民代就要有决心拼到底。智库执行行长柯志恩也说明智库提出的优先法案,包含“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核子反应器设施延役条例草案”和“运动产业发展条例修正草案”。针对核电厂延役的法案,柯志恩指出,许多蓝委先前认为不需要帮错误的能源政策踩煞车,但她自己实地走访跟接触,听了很多企业界建议之后,还是觉得身为国会最大的在野党,如果不停止的错误政策,就不算是个负责任的在野党。
柯志恩示,民代、侧翼在政论节目中将很多政治性法案塞到嘴里,这政治操作影响很大,因此蓝委这会期在民生法案的推动上要格外认真,若有个别蓝委想要提出政治性法案,一定要经过党团的讨论,再由党团提出,别贸然提案或外流修法内容。
要踏上大罢免的第二门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蓝营加油吧别再让人看不起了[祈祷][祈祷][祈祷][祈祷][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日前,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席某某上诉案及所涉婚约财产纠纷上诉案的审判长接受记者采访:本案系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审宣判后,鉴于网上存在大量不实信息,法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事实。
有记者问:据多家报道,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其他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
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变化:以大豆为例,分析人士指出,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美国大豆种植户告,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中国是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而美国政府在中美贸易战中反复以“关税大棒”试图打击中国,却让本国豆农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当美国仍沉迷关税数字游戏时,中国早已大幅摆脱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中国向美国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谈,大门打开;打,奉陪到底!
玩具业是美国遭受关税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对中国生产的玩具加征高额关税,意味着曾经物美价廉的玩具将变成“奢侈品”。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进口了价值177亿美元的玩具,其中75%来自中国。
山西“订婚案”维持原判,被告获刑3年,审判长答问:处女膜未破裂是否影响罪的认定?#媒体精选计划....
有些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考了职称后,挂靠职称证书给公司,比如会计证、统计证、建造师、电气工程师、消防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等。
记者从宁波明州医院犬伤预防处置门诊了解到,近期猫狗等动物伤人的病例急剧上升,半个月已经接诊近200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资料图)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当地时间16日宣布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他批评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违法”,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混乱和破坏。加州成为全美第一个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州。
曾赴昆仑踏雪,行遍万里疆场;辗转新西兰渝,伫足海峡渔港;西北抑乡愁,东南望月圆,专注跟踪!